研究方向之一名称:卫生管理与卫生政策研究
本研究方向开展了基层卫生服务状况、医疗保障、医院管理、疾病经济负担、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其中 “社会医疗保险立法研究”、“鄂西北贫困地区农民的医疗卫生现状与保障对策研究”、 “旅游景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服务供给模式研究”等项目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或先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与实践研究”和“社会医疗保险立法研究”、 “医疗机构MPE管理模式的研究与运用”项目成果分别获省人民政府二等奖和十堰市人民政府三等奖。在区域性卫生服务状况、医疗保障、医院管理、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
本研究方向是在我校(全国率先创办)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研究为我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研究成果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空间,为我校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硕士点的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研究方向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还为政府制定区域性医疗保障政策和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医院管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为鄂西北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卫生事业管理急需的人才,促进了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
研究方向之二名称: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医学伦理是医学价值观的范畴。在医疗人际关系复杂化程度逐渐加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日渐加大、医务工作者的个体奉献与索取意识时有碰撞和临床决策中技术与伦理、卫生经济与伦理的两难选择时常面对的今天,疏通医学人文精神的专业技术主义排斥,实现医学伦理精神与临床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医学及医学主体全方位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的价值理念等,为实践层面的现实研究任务。
本研究方向形成的“市场环境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伦理学思考”、“伦理学视域中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及其定位”等成果,为政府调整医疗卫生决策和完善医疗保障管理等提供了实证依据,为区域医学模式转变的实现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基于医疗情境的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等成果,为学校调整本科专业教育计划及其课程设置等提供了客观参考,并为应用伦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医务人员言语偏误的伦理评介”、“问诊的诊断价值及其方法学探讨”为医务人员的言语表述伦理提出了价值要求及价值范式。2009年,医学伦理学课程被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研究方向之三名称:医学语言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研究方向属于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医学论著、教科书中的语言现象,研究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沟通的言语行为规律和规范,是一门医学与语言学交叉的应用语言学学科。人类医学社会的起源与社会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助,语言是形成医学社会活动与医学伦理行为、伦理观念的重要条件。“在言谈话语活动中语言与文化、社会以及个人的关系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此,对医学语言的研究是我们认识医学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我校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还标志着一门新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医学语言学的建立,促进了语言学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填补了高等医学人文教育中关于医学语言课程建设的一个空白。
河北省是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大省。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要求,医学语言具有多方面拓展医学职业活动的效能,医患沟通技能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能力之一,是医务人员的职业工具之一,本方向的研究为培养高素质合格的医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方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医护人员提高医患会话能力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医院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冲突,正确引导患者接受治疗和积极参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医院管理制定语言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医院管理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