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缠多病,即使被人指指点点,我也从没丧失要活下去的勇气!”这是11月3日下午公管学院09级信管学生俞秋嫣接受访谈时自信而坚定的话语。在整个交流中,该学生一直面带微笑,全身洋溢着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一种久违的感动溢满我的心头。
该学生身患多病,幼年父母离异,饱受别人异样的眼神,即使这样,也从未对生活绝望;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右肺发育不良、右侧肢体发育不全,右耳失聪,肛门再造、右手大拇指畸形。一个在童年里都充满黑暗的孩子,每一次都没有放弃过对“生”的渴望。
与别的同学相比较,俞秋嫣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接受来自家庭的不幸:六岁时父母离异,母亲远走广东,父亲再婚,自己一个人寄人篱下,在一个痛苦的童年里挣扎,在黑夜的掩盖下,一边流泪一边唱着“世界只有妈妈好。”小学时,饱受风湿病折磨的母亲回到了她的身边,母女两人相依为命。
她向我描绘了第一次走进上海市松江区建筑工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场景:办公室里有6个学校领导,面对他们的询问,她毫不胆怯并恳求说:“老师,我想在这里读书,请你们收下我吧!”只这一句话,就把所有在场的人打动了。她满脸的自信,并不讳言自己的病情。当其他新生轻轻松松地踏上校门展开新生活的时候,她却要为自己争取一个上大学的机会。
大学前两年,当别人一再怀疑她能否将学业进行下去,她用累累的硕果回报了一切质疑:大一学年,总成绩名列班级前三,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国家二等助学金,在院里担任分团委书记助理;大二学年总成绩班级第一,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参加国家奖学金的评比,一次性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三级,获得校级及校级以上奖项五项,进入第六届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复赛。
俞秋嫣告诉我,当她身体出现不适时候,曾整整一星期在咯血,偷偷摸摸到太和医院看病,听了医生沉重的面部表情,她又默默地回学校,不告诉任何人她的担心,她的绝望。没力气,就在寝室床上看书,复习预习,纸巾用了一卷又一卷,咳嗽声沙哑,憋着气不敢吵着室友。学习是第一要务,协调人际关系,全面发展自己是读大学的意义。本着这样的理念,带病求学,并取得优异成绩,重视全方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其中包括健身操,绘画,征文,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在有限的大学生涯里挥洒着自己青春的泪与汗;不放过任何一次回报社会的机会,争当志愿者,主动请缨下乡做走访调查,回馈社会、服务社会。在两年的学习时间里,荣获:“2010年河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第四届传统武术节优秀表演志愿者”、“2010年河北省创新争优先进个人”,“校级优秀大学生”,“四星级志愿者”、“校级自强之星”等称号。发表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源及对策分析》一篇。曾参评2010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10年全国栋梁之星。
俞秋嫣作为90后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用自己朴实平凡的生活轨迹谱写了一副不平凡的生命赞歌。(公管学院 喻勇)